市场比较磨蹭,但也没办法。毕竟不是我们自己开的场子,不听我们的,哪能事事顺我们心意,只能多一点耐心。
昨晚美股苹果、特斯拉等超级大牛股盘中闪崩,今天A股大牛股海天味业、中炬高新大幅下跌。不是说公司出了问题,而是股价实在一口气涨太多,涨得让人恐高,难免有人腿软先逃。
感觉后面,高位股有可能都会崩一崩。不敢说涨到头了,但一定会分歧加大、波动加大。中短期,可以更多关注下趋势还不错、位置相对低一点的股票。
长期来看股市不用担心的。大牛市进程中了,会持续很久,只不过道路不会太平坦。
我说过很多次,货币超发、利率下行、经济增长还有证券改革等背景下,A股会长期向好。另外历史数据也表明,在足够大的周期里,(核心地段的)房产和(龙头公司的)股票都是很好的资产。
我们来到股市,肯定来对了地方。但是,有两点需要注意:
第一,不要过于期望暴利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定性。
虽然现在创业板和科创板每天最大涨幅都扩大到了20%,热点股,比如最近的天山生物,可以两周就翻3倍。但只是看着热闹而已,赚钱本身不可能这么容易。
股市里每个交易日都有很多股票涨得很好。同时,每一段时间,都有一些人收益很高。于是就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,这里能赚大钱、快钱。
但我们不能只看表象,而应该学会看数据。一方面,券商数据表明,过去大部分人在股市都是亏钱的(我认为随着散户投资者越来越成熟,这个数据以后会变好);另一方面,拉长时间,机构能做到年化收益15%已经是一流,20%已经是顶尖。
我们要牢牢记住15%和20%这两个数字,因为可能是最终逃不脱的行业规律。无论我们自己炒股,还是购买基金,都是如此。再往上追求的收益,属于脱离行业大数据而存在的东西,更多就看运气了。
我承认,人都需要梦想,否则与咸鱼没有区别。但梦想只是一方面,也别过于执念,别过于为难自己。就好像,我们到大城市,看到这么多漂亮的大楼,不会非要自己也拥有其中一幢,那么凭什么到了股市,看到了一些牛股和几位股神,就觉得必须是自己的?
所以,是要去追求好的投资业绩,但也别心太大。
第二,不要抱有侥幸心理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。
把股票炒好,和把别的其他事情做好,没有太大两样。但很多人内心真不这样认为,就觉得肯定没那么苦,没那么难。
经常有人和我说,奶爸我想专职做投资,因为特别喜欢。喜欢对做一件事确实很有用,不过要分清楚是不是叶公好龙。比如我们还喜欢旅游、喜欢美食,或者喜欢唱歌,为什么就不选择这些爱好去专职发展呢?
背后的原因,大概是感觉喜欢投资来钱更快。我们更喜欢的是钱,或者是财富数字不断增加这个游戏进步的感觉,而不是投资本身。另外,还有炒股带有一些“赌博”的属性,其实在享受人类天性的快感。
真正做投资很苦的。研究员都是没日没夜,看研报,听电话会议,实地调研等。“金融行业不缺聪明和勤奋的人,这行比的是体力和热爱。”在我看来,说白了也是搬砖。
或者抛开研究,纯做交易,又是另外一种苦。以我自己为例,不用研究基本面,交易系统构建好,每天复盘看看有没有买卖点就行了。是不是听起来很轻松?可实际上,时常也在天人交战。
一段时间做得顺了,要约束自己别膨胀;一段时间做不好,要鼓励自己别胆怯。有时候,设定的标准再清晰,总有模棱两可的时候,要反复去对比,反复自问到底带了多少主观情绪在做判断和选择等,稍微有些不自律或者精神松懈,有时就会做不好执行,甚至出错。
远远不是要一两个代码的事。2017年我推荐买入爱尔眼科,还命名为“非卖品”,代码够清晰、意见够坚决了吧?可是有什么用,即使连我自己,也早已经卖掉了。我们必须修炼到某种程度,才能赚到某种钱。
以上,好像都是以前反复说过的话,又好像是和具体交易没关系的废话。但我最惦记、最想啰嗦的就是这些,也许说明最最重要:
第一,是牛市了,要敢于来股市赚钱,这是大的趋势方向;
第二,尊重行业规律,知道从股市比较有把握的大概能带走多少钱,然后大部分资金按规律来,小部分资金去搏个梦想和运气;
第三,少想点捷径,踏踏实实、认认真真去赚这个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