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都是利空,力度略超预期。先是国家队预告减持,证监会打击非法配资,后来传闻证监会排查基金募资情况,接着,银保监会出手:
严禁银行保险机构违规参与场外配资,严查乱加杠杆和投机炒作行为,防止催生资产泡沫,确保金融资源真正流向实体经济中最需要的领域和环节。
我对这个规定没啥意见,但是对银保监会的这个说法挺烦的。什么他妈的叫他妈的资产泡沫,什么他妈的叫他妈的非实体经济?
美股涨了十年,美联储也从来没说是资产泡沫;A股才3400点,就TM开始喊资产泡沫了?
有些人真的是下贱,股市一直不涨对他没啥影响,但是涨起来他就担心万一破灭了影响他的政绩怎么办。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。
A股过去这些年总是涨不起来,和这些不理解金融大局的领导有很大关系。
中国要发展直接融资,要成为金融大国,没有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怎么能行?资本市场给企业提供直接融资,就怎么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了?
我觉得,有些人的脑回路就是一条直线,你拐个弯他就理解不了了。
这些人可能不是坏,就是单纯的蠢。
当然,吐槽归吐槽,还是来分析一下这条消息的客观影响吧。
首先,这条消息主要还是针对银行放贷的监管,影响的是资金流向和违规行为,不影响整个货币市场宽松的局面。
央行最新发布的数据,6月新增社融3.43万亿元,高于市场预期的3.05万亿元,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从5月的12.5%加快至12.8%,市场上的钱还是很多。
这么多的钱,一方面流入实体经济,另外一方面,很多以前流向房地产的钱,因为房住不炒的定位,没有再流入地产这个蓄水池,那么多多少少会溢出来,进入股市里。
其次,我们要理解这一轮行情的大背景:资本市场制度改革,万亿外资涌入改变A股机构格局,银行理财资金转道流入股市。
这每一条,目前都没有发生根本改变。所以这轮行情的底线和基础都还在。
第三,从监管层的角度来说,是需要牛市,但又不希望来个暴涨暴跌的疯牛的,所以这一次的出手,比15年5月份证监会出手打压,要早了不少。显然监管层是吸取了15年的教训,不敢在高位再打压,而是在早期就调控。这种调控,弄巧成拙就会一败涂地,其实是有风险的。
但是核心,不管是政策面,还是资金面,大家的本质都希望有行情,慢牛更好。
所以,既然行情的性质和基础没有发生根本改变,对于未来就不必悲观。
所以我对这次回调的定位,依然是牛回头。
千金难买牛回头,干就是了!
参考14年15年和19年的历史走势,恐怕未来一两个月,A股的空间就是两三百点内反复震荡,大概的区间在3300点和3600点左右。
中信证券今天发布了一个报告,认为A股此轮补涨行情接近尾声,市场预计重回结构分化的均衡状态。不过从长期来看,市场增量资金潜力仍然巨大,估计每月存款转移资金上限可以达到每月4450亿元-7650亿元。在国内经济复苏确定性高、市场潜在增量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,三季度市场出现的回调以及结构的扰动,都将是下半年新的入场机会。
算是我比较认同的观点。
但是,过去两周躺着赚钱的日子是过去了,你会发现,又回到了过去的熟悉套路,可能一个月折腾下来,很多股票也就涨了10%。
大家得适应这种变化。有耐心缠斗的技巧和心态,得会高抛低吸。
具体来说,券商股的趋势性上涨机会暂时告一段落了,这个板块内的个股机会还是不少,但是板块的整体趋势机会是很难了。
因为金融板块是最能带动情绪和指数的,既然监管层不希望指数涨得太快,这个板块整体就很难有大的机会。
当然,接下来券商股还会有一个整体的反抽机会,很多券商股逼近10日线的时候,可以搞一下短线,反弹了再跑出来。
长期而言,如果牛市能持续,券商股的机会就还远远没到头,如果你能耐得住波动,可以长期继续持有,特别是很多这波没有大涨的。
像光大证券这种已经翻了一倍多的股票,收益和风险不太匹配了,有机会,但不是一般人能驾驭的。大家还是规避为好。
以及,既然判断未来几周的市场格局是金融搭台题材唱戏,那么之前的强势题材,科技,消费,还有周末南方大水带来的水利和粮食板块,就都有机会。
具体的股票还要再看看,但这些板块大家可以关注筛选,包括今年最大的政策利好免税政策带来的个股机会,牛股还是很多。
当初有人给我力荐王府井,我一笑而过,现在悔不当初。
我的几只长线股,已经减仓的东方财富,准备找机会加回来,和同花顺,一起作为未来的重点做,海通证券继续持有,择机做T,云南铜业也会择机重新加回来。长江证券也会找机会再买回来。